传真:0431-82563036

邮箱:136033112@q.com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九台经济开发

区卡伦工业园区甲五路北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字号:    

香港天桥下 也有水泥桩

浏览次数:42 日期:2013年10月11日 11:04
 

广州在天桥之下铺设水泥石墩,让露宿者无法在天桥下安身。而寸金寸土的香港,也有因各种原因而栖身街头的露宿者。其中17名露宿者在油麻地渡船街西九龙走廊的天桥下栖身多年,而去年2月因为油尖旺区议会一项绿化工程,斥资253万元(港元,下同)用铁丝网围封天桥底及放置200个水泥花槽。天桥下,鹅卵石、高低不一的石桩、起伏不定的地面,“这些设计都是为了不让露宿者安身。”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吴卫东说道,在西九龙走廊沿线的天桥底,类似的设计随处可见。现在天桥下的空间已被铁丝网围蔽,本应5月7日限期前搬走的露宿者,仍有十多名坚守此地。立法会议员的介入让港府并未即时清场,但留给露宿者的时间已经不多。

    塑料布遮雨 栖身天桥下

    香港油麻地果栏,1913年建成至今已经百年。就在这片百年水果贸易场的边缘,巨大的混凝土高架路横贯整条渡船街,这是西九龙走廊快速路,高架路天桥下的空间成为一群露宿者的避居之地。

    窝打老道横穿而过,将西九龙走廊高架桥下的空间划分为三块。靠近碧街一边的一块天桥底空间,两年前已用铁丝网封闭,理由是绿化美化环境。去年2月,油尖旺区议会通过一项绿化工程,将靠近骏发花园的天桥底也一并用铁丝网封闭,从碧街一边搬迁而来的露宿者,再次面临无处栖身的困境。

    吴卫东,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干事,一直关注香港露宿者的生存现状。7月19日,一个暴雨的夜间,吴卫东和一名义工进行外展探访,为渡船街天桥下的露宿者送去衣物。南都记者现场看到,年过半百的露宿者华哥,栖身在用塑料布撑起的“睡袋内”,躲避从天桥外乘风吹入的雨水。

    华哥没有领取综援金,靠着在果栏打散工度日。天桥底尚未封闭前,华哥住在天桥底一处低矮的桥墩下。“原来华哥露宿的位置已经被政府围蔽,现在他只能睡在围网外的空地,由于这里高架桥位置很高,一旦下雨雨水就会吹打进来。”吴卫东说。这晚,因为下雨,赤裸上身的华哥不愿多说,收下了吴卫东送来的衣服,感谢了几句就躲回塑料膜下。

    天桥底设置石柱 阻露宿者过夜

    离开华哥,再往前走,穿过尚未关闭的铁丝网围栏,进入到逾千平米的天桥底下。“你看了,为了不让露宿者过夜,西九龙走廊的天桥底都设计成奇形怪状的。”吴卫东说道。

    天桥底下,一部分地面竖立有高低不一的圆柱形石桩;一部分则镶嵌密密麻麻的鹅卵石,石头划一直立向上;更多地面被设计成高低不一的斜坡,迫露宿者无法安睡。吴卫东表示,除了西九龙走廊外,在九龙城的天桥底也有同样设计。

    “我们质问过好多政府部门,各有各的答案:美化装饰、排水、防止交通意外,但就是不肯承认是要禁止露宿者。”香港社区发展网络总干事龙纬汶早前曾说过。

    但露宿者在夹缝中也能找到生存之道。64岁的吴伯原本住在油麻地的板间房,月租1200元(港元,下同),后来业主加租到2000,他每月综援只有2000多元,够住就不够食,最后决定搬到西九龙走廊下露宿。

    “开始我在垃圾站捡了张床垫,铺在石桩上面。”他以为睡在床垫上可以了事,但这些圆柱石桩又高又密,让床垫凹凸不平,人躺在上面根本无法入睡。最后吴伯找来几枚大石头填补石桩之间的空隙,再在床垫前后的石桩间放上木条,把床垫放在上面。附近果栏店家同情这些露宿者苦况,给他们送货木板做床架。但现在区议会计划在该处绿化环境,吴伯早前已经选择离开。

    露宿天桥下 获赠食物也被偷走

    原来居住在渡船街靠近骏发花园一侧的天桥底约有16名露宿人士,由于区议会围蔽天桥底空间并放置水泥花槽,香港社会福利署劝谕该处露宿者离开并提供援助。目前有8位露宿者已在社署协助下成功脱离露宿生活,另有2位自行离开该处。现在剩下的6位露宿人士,包括5位非华裔人士及1位本地华裔人士。

    1971年随着在港定居的父亲来港的Sait,是巴基斯坦裔。他是香港永久居民并申请到综援,现在与两名来自印度,持有行街纸(临时身份证明书)在港申请庇护的难民一同生活。“我的综援金每月只有1950元,另外两位拿着行街纸的都是我的好朋友,他们不能在香港工作,等于我一份综援金照顾三个人的伙食,生活很紧张。”

    由于港府封闭了天桥底,Sait被迫搬到几个街口外的天桥下继续露宿。“如果有钱买机票,我马上就回去老家,香港不好,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几天前,一个慈善机构的社工给Sait派发食物,但白天他们离开露宿的天桥底,食物就被人偷走了。

    最新动态

    港府资助露宿者 提供按金协助上楼

    就渡船街天桥绿化工程影响露宿者的问题,昨日立法会继续就此事展开质询。6月10日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曾听取露宿者的意见,最后福利委员会更一致通过谴责港府封桥底赶走露宿者的做法。

    但昨日来自附近社区居民带来不同看法,他们要求政府尽快将渡船街天桥封场,进行绿化;禁止吸毒人士及露宿者在桥底一带聚集;立即妥善协助露宿者解决住宿问题。

    对此,昨日,出席立法会会议的社会福利署助理署长冯民重指出,香港的露宿者中,20%有滥药问题。“目前仍留在天桥底的露宿者,有3人承认有吸食毒品习惯,另有1人离开,就是去了戒毒所。”而截至今年6月底,社署登记的露宿者人数为648人。

    冯民重强调,为回应露宿者的紧急及短期住宿需要,社署已经资助非政府机构营办五间市区单身人士宿舍和两间临时宿舍,共提供202个宿位。还有其他非政府机构以自负盈亏方式营办七间宿舍,提供共397个宿位,为露宿者提供通宵或临时居所。

    油尖旺民政事务专员何小萍透露,了解到虽然部分露宿者有综援金,但租屋还要缴付两个月的按金,为此社署特别批出资助先缴付按金,方便露宿者尽快上楼。

    相关观点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港府对露宿者不友善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吴卫东表示,政府把铁丝网一旦全部围蔽封死,露宿者就不敢硬闯进来。因为毁坏铁丝网会被判刑事毁坏,露宿者不会为了找个地方睡觉而承担罪名。但驱赶了渡船街的露宿者,他们只会搬到别的地方去,在其他区继续露宿。

    公园到了晚上11点就锁门,街边凉亭洒消毒水和臭粉、篮球场看台装上铁丝网、天桥底铺设石桩和鹅卵石,还有绿化工程放置水泥花槽,在吴卫东看来,港府对露宿者的政策并不友善,而近乎赶尽杀绝。

    “6月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开会,一班露宿者在议会发表了自己对绿化工程的看法。7月份议员来渡船街天桥现场看过,算是介入了事件。否则5月7日这里早就清场了。”但吴卫东对能否为露宿者保住这片天桥底下的空间不抱太大希望。两年前,区议会将旁边的一处天桥底封闭了,现在这片天桥底被封闭,也是迟早的问题。


版权所有:长春电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电话:0431-82563037 传真:0431-82563036 备案中 渡邦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首页 | 简介 | 产品 | 新闻 | 案例 | 留言 | 联系